一场走近马克思的时空穿越之旅 我校探索开展上好“大
4月13日,21设计贯通1班的同学们带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向往,走进了记录伟人一生足迹的神圣殿堂——上海社科馆,参观“来自特里尔的问候——卡尔·马克思生平与著作展”,了解马克思的成长过程、理论建树和历史贡献,上了一节“行走的课堂”。
今年,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诞辰205周年和逝世140周年。经过长达2年多的策划组织,作为年度民间外交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来自特里尔的问候——卡尔·马克思生平与著作展”在上海社科馆揭展。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览是故居展首次走出马克思故居博物馆、走出德国,与中国观众见面。展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陈列方式,实景化再现了马克思从出生到逝世的完整人生轨迹和思想历程。除了著作、手稿等图文展示,以及马克思的出生证、中学毕业证书、写给家人的书信和诗歌等反映马克思个人成长和感情生活方面的资料。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时而驻足凝望,时而相互探讨,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跃然可见。通过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手稿和图片,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伟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感召力。
本次参观学习是我校以教育部教材局组织的中职思想政治系列新教材试教活动为契机,开展的一次为课堂教学拓展教育资源的场馆教学实践活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召开之际,教育部教材局组织的中职思想政治系列新教材试教活动也开始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受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思政中心组委托,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思政教研室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人生路》一课的试教任务。接到本次试教任务后,学校高度重视,思政教研室的樊巍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专家的建议下,抓住上海红色教育基地的优势,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行走的思政课堂”参观教育活动,探索“大思政课”实施的有效途径。
“大思政课”是根据学生思政政治素养形成与发展规律,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鲜活思政素材建构下的一种守正创新全时空课堂。我校非常重视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在秉承新课程理念、构建“大思政课”方面,进行了切有实效的教学实践探索。事实证明,“行走的课堂”充满无限活力。今后我校还将探索更多的“大思政课”开展途径,打造好以引入现实社会生活元素作为逻辑起点的,贴近学生实际、专业、情感的,古今、中外等贯通的彰显人生价值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课。
材料工程管理员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正在加载中,请稍等...